中文站   | English   乐鱼体育直播欢迎您!
登陆珊瑚岛在即你需要这一份岛情图

登陆珊瑚岛在即你需要这一份岛情图

发布时间:2024-03-01 02:25         来源:拉力带

  展览《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及其考古学》题目取自中国考古研究者童恩正的同名科幻作品。故事以“某大国”争夺华侨科学家发明的阴谋而展开。

  小说在《人民文学》上进行发表并获选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被看作是中国70年代后期科幻的重要作品,然而童恩正的创作却远比表面所见的要复杂。

  《珊瑚岛上的死光》首次发表,童恩正著,倪震插图,《人民文学》1978年8月刊。

  童恩正的科幻作品,既没有复述西方经典科幻不断扩张的未来殖民宇宙观,也没有简单地把科普和培养民族情感作为目标。童恩正通过想象力将历史与当下的认知编织组合,对彼时真实的国际关系进行虚构,充满想象力地创造了“珊瑚岛”。他的创作实践是对隐藏在科技社会背后的人性,权力以及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的反思。科幻因此不再是作为面向未来的镜子,而成为了对过往历史的再现。

  “未来比现在更好”源自资产阶级生产模式独特性的想象,兴起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植于经济和知识扩张的经历。从新大陆的发现,到世界版图的重构,现代性被定义为一种放大世界极限的行为,导致物质和非物质不断增强。

  然而,自《未来主义宣言》发表一百年以来,技术发展和生产模式的不断扩张使地理空间被完全编码、绘制,从外部机器领域转移到了信息领域。20世纪,速度机器完成了全世界的殖民,导向一种可操控的单一线性价值观,剥夺了任何虚构、超验主义以及想象力的空间。在人们的讨论中,未来不再承诺美好的图景,而是充满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更多地被视为一种需要规避或不得不承受的危害”(格罗伊斯)。

  “未来比现在更好”源自资产阶级生产模式独特性的想象,兴起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植于经济和知识扩张的经历。从新大陆的发现,到世界版图的重构,现代性被定义为一种放大世界极限的行为,导致物质和非物质不断增强。

  而展览作为“珊瑚岛”的再现,让来自不同时空的现实、档案、记忆与幻想,在展览所构成的乌托邦空间彼此相遇。观众置身看似与世隔绝,彼此独立的“珊瑚岛”中,主动仔细探索会发现不同时空层次所形成内在联系,以及它们所塑造的历史与未来的复杂关系。

  漫画小组增订社收集了79年至82年由全国多个出版社绘制出版了近十个连环画版本。通过研究,增订社敏锐地发现了每个版本之中的特殊之处。在这些细微的差异背后隐藏了或时代或意识形态的话语,对应了中国美术史不同时刻的变化。两位成员以“增订删改”、“重新编排”作为工作方法,对这9个版本,超过900幅画面形成的“珊瑚岛”故事给出艺术家的解读,提出另一种观点。

  张如怡,《一株-IR》,2021,雕塑, 装置,混凝土, 色粉, 瓷砖, 木板, 金属,54 × 20 × 20cm。艺术家与东画廊惠允。

  个体与周遭环境的对峙关系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基础,在有机生物体与工业机制品的相互转换中,仙人掌的静默迟缓与其所处时代的密度与速度形成鲜明对比。张如怡运用工业标准的瓷砖,将自身周遭的信息、记忆重新演绎,并与植物进行结合并置。此时,仙人掌的存在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从非常个人化的隐喻化身为连通想象和现实的中介物。

  童义欣,《恐龙挖掘项目 – 假化石篇 & 童恩正博物馆》,2019,恐龙挖掘现场模型。艺术家与Vanguard画廊惠允

  “恐龙挖掘项目”中艺术家呈现的考古项目,是他在2019年初以国外大学专家的身份,加入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带领的恐龙挖掘项目。童义欣试着透过制作陶器来安置一个他在考古现场的体验:在这些生物遗骸成为化石的过程中,生物组织被矿物质填充或替换,留下的是形体结构,就像某种鬼影。通过想象力,童义欣将历史、时空和个人体验汇聚于作品中。同时对艺术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机制提出了疑问。

  《童恩正博物馆》源于2019年的一场群展上,为回应童义欣作品对考古推理和创造力的探索而作。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科幻小说前行者,小说家童恩正(1935–1997)的独特风格源于他对掩盖在考古时间下的失落文明之追求。在这座虚构的博物馆中,藏品是一系列印刷图片组成的图鉴。这些低质量图片选自作家童恩正的考古论文及科幻小说的插图,希望借此编织出童恩正在科幻和考古的写作上相互参照的重叠地带。也希望观众能够借这些展示品的启发,推敲出自己的考古科幻。

  艺术家重新编织幻想、研究和作品,以想象为真实,将真实重塑为虚构。他们将不同的片段在展览中拼接在一起,呈现一场穿梭于“珊瑚岛”之中,面向过去与未来的时空旅行。这场时空旅行将引领观众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的盲目与武断,提供面对社会、经济和主体性问题的另一种叙事和可能。

  杨圆圆,《大连幻景 – 序章》,2017 – 2019,静帧截图。艺术家与艾可画廊惠允。

  《大连幻景》是艺术家杨圆圆的长期研究项目。作品以大连近代史为背景,通过摄影、装置、影像与声音多个媒介勾勒了一场以城市为舞台背景的“七幕剧”。来自不同时代的角色穿行在港口、楼梯、广场、旅舍、街道与剧场等空间中。在大连幻景的世界里,时空与国别的边界变得模糊,观者仿佛游走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平行世界,在多个异乡人如梦幻泡影般的独白中,隐隐回荡着一个跨越百年的无解疑问——“何为故乡?”。

  刘毅,《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2017,实验动画装置。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惠允。

  《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是艺术家从印度旅行回来后以旅行日志的方式,历时一年完成的作品:现实与手绘动画相结合的纪录片形式记录了她在印度的旅行。在手绘动画中她对于印度的回想与深思是在梦境,也是通往现实的桥梁。

  《宴会魅影》的故事从1978年一个女孩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消失于一面镜子中的另一个空间开始。艺术家邀请观众参与这场幻想的晚宴,并通过数字处理的真实的生活中的中国餐馆的视觉效果来体验叙事脚本。作品探讨了围绕幽灵、身体,他者的生成、位移等概念。

  《递归,直到甜点》是一段将复杂历史以序列组合构筑出的影像散文。影片以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主义智利试图应用控制论至经济领域的一段历史为背景。这项研究从阿连德政权在70年代早期开展的赛博协同工程开始。它原是“智利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尝试。随着控制论术语的输入,将向观众揭示科学始终带有的政治性面庞。

  壳牌石油公司在1998年发布的《Group Scenarios》(集团情景规划)报告中对2020年经济发展形势做出预测展开自己的研究。这些看似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天马行空,甚至能够说是无趣,它们以现实的数据和发展可能为依据,对于全球发展路线年前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危机之下的国际形势中所处的位置做出预测,而多数的“预言”是精准的张哲熙从报告中虚构了一个国际组织,设计了logo图标和定制了旗帜,在展览中模拟了国际组织的工作环境,并以撒切尔时期的政治口号“别无选择”作为标题。看似科幻的预言,变成了真实的物体,将“哪个空间是真实,哪个空间是虚构”的问题抛向了观众。

  《十三陵水库画选》,叶浅予,吴作人,李可染,王琦等,1958,人民美术出版社。

  《建设十三陵水库的人们》,十三陵水库修建总指挥政治部编,1958,作家出版社。

  十三陵水库修建于1958年,工程以“向大自然进军,向地球开战,和时间赛跑,与洪水争先”为口号,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样板工程之一。为能赶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水坝建设工作,除发动全市工、农、兵、学、商各方面力量参加义务劳动之外,彼时中国领导人更是亲临工地现场,极大地鼓舞了人民自发的劳动热情。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艺界也积极地参与到了这场全国运动中,作家冰心,艺术家吴作人、叶浅予,中国摄影家协会等等用文字、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民众劳动形象,让未来的图样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运河公园》中艺术家试图为想象北京的水利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景观的新关系提供一个艺术基础,以超越土地 — 水的隔离。今天的北运河已不再负责运河运输,它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城市景观,是 “水乡”历史和文化符号的承载者,推动着周围房地产的发展。在录像中,奚雷将这些景观装饰想象成幽灵般的船队,在通州运河公园的高架桥下的中间空间游荡。它们不仅是艺术家在这些中间空间的生活经历的重现,也与运河和高架桥有物质或文化上的联系。

  杨沛铿,《悬浮的拥抱先生》(棕色),2019,装置。艺术家与巴黎Allen画廊惠允。

  2018年,台风“山竹”袭击了香港这座城市。港政府也罕见举行了跨部门新闻发布会,以提醒其公民“做好最坏的准备”。正如艺术家杨沛铿回忆的那样,“许多树正在倒下,胶带、弹力绳都卖完了,许多窗户被打破了。水从裂缝中渗入公寓。高楼在摇摆。”隐藏在这些图像背后的未来,并不浪漫。杨沛铿因此通过离开“庇护所”,以表达其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不满。这种不确定和不满,自2019年的冬天以来被不断地强化。全世界疫情至今依然在反复,但人们已形成并习惯了来自新庇护所的生活。艺术世界似乎也开始默认、接受缺席,并视之为简化创造的方式。艺术家杨沛铿与策展人印帅不希望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面对现实问题,因此他们将在展览制作的步骤中关于彼此均无法在场的交流与决策,通过对作品《悬浮的拥抱先生》中再现的图像对原作品中发财树做出替换,呈现于展览中。

  策展人,出生于1991年,工作生活于米兰与上海。2015至今担任米兰FM当代艺术中心艺术策展助理,米兰NABA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学术助理,2018年起留校任教。其发起的出版计划“AP Project”与德国Archive Books出版社合作,出版当代艺术思潮系列图书。2021年他作为策展小组成员参与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希望的原理”,2019年项目“幼年与历史”参加OCAT研究型策展方案入围展,2017、2018年他作为策展助理参与了银川双年展、安仁双年展、“四川故事-中国:戏剧与历史”、“白种猎人-非洲当代艺术展”、“未结盟的现代性”、“超越记录:意大利的70年代”等。其文章及译文曾发表于《Segno》《公共艺术》《L@ft》《Mousse》《画刊》《信睿日报》《艺术新闻》等专业艺术杂志。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龚彦馆长,学术委员会费大为主席及全体学术委员,ECP青策2021项目全体工作人员

  陈玺安、冯骏原、林立施、刘毅、童义欣、奚雷、杨沛铿、杨圆圆、张如怡、张哲熙、增订社、姚远、Lilia Di Bella

  Marco Scotini,刘鼎,卢迎华,邱鼎,黄彦娜,潘宝会,严瑾,赖玉嫣,杨敏洁,何雨澄,Olivia Nordell,张艺川,虞红妍

  艺术家:陈玺安、冯骏原、林立施、刘毅、童义欣、奚雷、杨沛铿、杨圆圆、张如怡、张哲熙、增订社

  本次展览呈现艺术家以科幻及其考古学为方式,对未来想象进行的研究,让来自不同时间现实、档案和幻想的作品在展览中相遇,不再将科幻作为面向未来的镜子,而是对过往历史的再现。想象作为真实,真实重塑为虚构,扩充不同时空层次的多样性,从而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的盲目与武断,提供面对社会、经济和主体性问题的另一种叙事和可能。

  继2020年以线上形式呈现之后,“青策计划2021”回归实体空间,是青年策展人们在如今不确定的社会、文化、媒介交织的生存处境之下,对于“策”与“展”的深入思索与反应。获选方案“未有名目的言说”(策展人:贾芷涵、秦可纯)和“珊瑚岛上的死光——科幻及其考古学”(策展人:印帅)历经2个月的深化与落地,将于2021年12月21日正式向公众呈现展览成果。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青年策展人计划”(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是国内目前独树一帜的青年策展人发展与研究项目。作为PSA的年度展览品牌暨学术品牌,“青策计划”致力于发掘华人青年策展力量,为他们提供实践理想的平台、全面且深度的指导、进入公共视野的途径和良性的成长环境。“青年策展人计划”创立于2014年,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华人青年策展力量,至今已推出四十余位年轻策展人,实现了十八场展览。“青策计划”秉持公开公正的评审原则,不论背景、鼓励冒险,八年来已慢慢的变成为中国青年策展人的重要平台。通过展览的实践,从这里出发的年轻策展人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行业的关注;诞生于这里的一些策划方案正在形成可持续的研究和展示项目。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在线客服 :     服务热线: 0759-2770999     电子邮箱: 2911033627@qq.com

乐鱼体育直播地址:中国 广东 湛江市霞山区 机场路34号

乐鱼体育直播成立于2001年,是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专业乳胶制品生产企业,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乐鱼体育直播主要从事乳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有着多年高性能乳胶制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经验,产品广泛用于时尚休闲健身器材、体育竞技训练器材和医用、玩具、高弹力服装等领域...

Copyright © 乐鱼体育直播集锦-视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0976号         网站地图     XML